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人们在分享网络文明所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网络所带来的种种苦涩。据香港媒体报道,社交网站Facebook竟有人发起“我要练习自杀”群组,邀请青少年加入自杀行列。
这个自杀群组已有一百八十多人登记。据说这些人约定于十二月圣诞节前集体自杀,其中一名香港中学女生甚至因为“等不及”,本月初在香港天水围一间中学企图跳楼轻生,辅导社工发现事态严重,于二十四日将事件通知警方,整个事件才曝光。
至此香港年轻人集体自杀事件已引起了警方的关注。
面对布遍“陷阱”、危机四伏的网络世界,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作为弱势群体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网络危机。
当今青少年所面临的十大网络危机
(一)身心危机
网络的特殊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身陷其中,通宵达旦,不能自拔,有的甚至患上了一种所谓的“网络成瘾综合症”。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状况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美国和我国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患上“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无异。患上“IAD”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快感。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溺于网上的虚拟空间,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
其症状可以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睡眠障碍),免疫力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病及眼睛、脊椎方面的疾病等,有的甚至消极自杀;有的网吧烟雾缭绕,空气污浊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此外,长时间上网陶醉于人机对话环境中,会使青少年远离或逃避现实社会,热衷于网上交际,忽视和疏远现实社会的友情、亲情,造成人际情感冷漠,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容易诱发人格障碍,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抑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据国内调查,在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五小时以上的人群中,13百分号的人会减少与朋友、家人的相处,26百分号的人会减少与朋友的言语交流,8百分号的人逐渐与社会隔离。
另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IAD”发病率高达15百分号,人数达244万,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变得日益严重。2002年南昌市某17岁高三学生玩网络游戏猝死,引起了社会的震惊。2004年3月31日上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填中学两名初一男生因连续通宵上网后疲惫不堪,坐在铁轨上熟睡时,被疾驰而过的火车辗死。这一惨剧再次向人们发出警示,无节制地上网不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健康,而且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现在的上网一族主要是所谓的“新新人类”(New New People),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可这些长期被困在“网中央”的“新新人类”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又何以能担负起这神圣的重任?!
(二)教育危机
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启迪心智,掌握本领。然而网络的诱惑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也面临着危机。由于迷恋网络造成的学习成绩下降,逃学、退学、辍学现象已成为困扰教育的重大问题。
2002年10月,河北燕山大学被勒令退学的120名大学生中,有85百分号以上的学生是因为过度沉溺于网吧而荒废学业。据华东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的调查,有80百分号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北京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迷恋于网络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
美国宾州某大学调查表明,58百分号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网络尽管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和信息宝库,然而许多上网的青少年并非把主要精力花在浏览有益信息、获取知识上。据一些统计资料显示,90百分号的青少年上网是玩网络游戏,其余是网上聊天和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笔者曾多次深入广州市的一些网吧暗访,发现玩游戏和在网上聊天者占绝大多数,与一些统计资料的调查显示基本一致。
此外,教育的危机还表现在学习思维方式的改变。网络的瞬息性使青少年上网主要以浏览为主,来不及认真思考,网上聊天没有主题,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严密的逻辑性。键盘的敲击取代了传统的书写,长此以往,他们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都会下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九个省市自治区4845名青少年进行的调查发现,40百分号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没有藏书,藏书50册以上的人只有36百分号,藏书500册以上的人只有2百分号。
网络取代书本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其实是人的思维能力的退化。许多青少年上网很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错别字、语法错误、逻辑混乱随处可见,这些现象着实令人堪忧。
(三)诚信危机
网络所固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和隐蔽性特点必然会造成网上欺诈和弄虚作假,为一些不诚实的人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引发各种诚信危机。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31.4百分号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
另有一份调查表明:对于“在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这一观点,有38.8百分号的人表示“现在做起来很难”,还有5.3百分号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网上聊天中,任何人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改变姓名、性别、年龄及其他个人信息以“隐身人”的身份与他人交流,人们彼此看到的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养成欺骗、撒谎的习惯,一旦被带入现实生活作为行为的规则,便会导致诚信危机。
如今一些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面对网络中丰富资源提供的便利条件,在写作论文时从网上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的现象比较严重。他们仅仅通过点击鼠标,“复制”、“剪切”、“粘贴”之后,他人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便堂而皇之的成了自己的“大作”,甚至是毕业论文。笔者参加的某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中,每年都发现有将近1/3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是如此炮制出来的,有的竟然直接下载一些名校博导的文章。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诚实守信原则,如今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它正在离我们远去,一方面是现代化的网络文明,一方面是诚信危机的加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诚信的维系。在网络时代,如何化解诚信危机,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四)经济危机
青少年,尤其是在校的学生,大多没有独立的生活经济来源,需要父母的供应和支持,而沉溺于商业性的网吧是需要金钱的支出。一旦入不敷出,无力支付上网费用,便会发生经济危机。
在网络巨大诱惑下,他们欲罢不能,为了能继续回到那个魂牵梦萦的网络天地中,他们不惜铤而走险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盗窃、抢劫、绑架等旨在掠取钱财的违法犯罪行为随之发生。
如被告人贾某,男,17岁,初中学生,平时喜欢上网,因无钱上网玩游戏,便纠集了被告人罗某(19岁)、蒋某(17岁)、许某(14岁)经预谋后,于2002年3月先后三次在某市文化站、学校门口,采用卡脖子、持棍棒殴打的手段实施抢劫,三次共劫得现金43元,他们分别被法院判处二到十年不等有期徒刑。上述这类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
据某市法院统计,该类案件占青少年全部“涉网”案件的51百分号。为筹措上网费用而引发的犯罪问题近年来在各地时有发生,如何有效解决上网青少年所面临的经济危机是遏止此类案件发生的关键。
(五)认知危机
网络的出现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这样,全球实际上有两种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即现实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社会存在。
这两种社会存在的功能价值以及行为规则是不同的。
在现实的世界中,一切都是真实的,有形的,并由法律道德加以管制和约束,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切都是虚幻的,无形的,符号化的东西。网络被称为“无军队、无政府、无警察,无法律”的自由世界,较少管制和约束,人们可以“随心所欲”而无需接受现实世界的太多约束。
由于青少年心理发育还未成熟,其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那些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游戏的内容会模糊他们的道德认知,有时分辨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异,并不知不觉把游戏世界里解决冲突的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2003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相约”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中,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人了,会不会坐牢?”。
又如,一名拦路抢劫的中学生在被警方抓获后,是这样表达他的心理状态的:“当时我已经玩了五个小时的格斗游戏了,处于高度亢奋中,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身上没钱了还想玩。我已分不清游戏和现实了,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单身女青年路过,就跟了上去,还是打、杀、抢……。”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沉迷于暴力游戏中,已失去了理智,缺乏基本的认知,分不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
网络中“死而复活”的概念,也容易误导孩子们认为自杀或杀人后还有机会活过来,许多网络游戏中“人”已经死了,只要按“重新开始”键又是一条活龙,这正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巨大差异所在。受网络游戏的影响,一些少年儿童对死亡的概念和意义存在认知偏差,以致上演了一幕幕的人间悲剧。
一名沉溺网络游戏的13岁男孩小艺(化名),选择了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他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的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上述这些犯罪和自杀悲剧的发生,网络游戏固然是罪魁祸首,但与青少年认知能力的薄弱也有很大关系。
(六)安全危机
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给利用网络犯罪的人以可乘之机,使得网络世界里危机四伏,布满陷阱。网络是一个没有城门的不夜之城,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戴着面具,披着一件马甲进出,没有人知道电脑背后是一条狗。
青少年在网络中面临的安全危机主要来自网上聊天和网上交友方面。目前网上交友已成为一种时尚,成为青少年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他们渴望友谊、爱情、理解和交流,然而大多数青少年涉世不深,生活阅历较浅,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网络上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某些别有用心之徒便利用网络聊天寻找猎物,编造谎言,在骗取对方的信任后,相约会面,见面后这些人原形毕露,实施抢劫、强奸、绑架等犯罪活动,一些年轻无知的青少年被骗财骗色甚至走上不归之路。
这样的案例频频见诸媒体,但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人们还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据报道,南京市一对叔侄从网上聊天认识了外地女学生小婕,两个月后,当小婕应邀来到南京,叔侄俩竟然持刀威逼,在宾馆将小婕残忍轮 J。另据报道,长春市一女孩和一个刚刚认识的网友“都市夜归人”见面时,被网友掐昏后强奸。
事后警方在调查中问及网友的真实姓名时,这女孩竟一无所知,只是在网上聊了几次,感到特别投缘就相约见面。据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对北京市3000名中学生上网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有66.7百分号的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在聊天之后,选择与对方通电话的比例为27.2百分号,选择见面的为14.3百分号,选择写信或发电子邮件的比例为34.5百分号。
可见,与网友见面的中学生也不在少数,这部分人如果交友不慎或缺乏防备措施,可能会面临安全危机。
(七)道德危机
在网络空间中,青少年不必面对面地与他人打交道,缺乏了传统社会道德力量的约束,网络的隐蔽性使他们的行为不易被察觉并承担责任,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恶的一面在一人一机的网络环境中就会充分暴露出来。
网络彻底摆脱传统社会的一切管制,使青少年极易产生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传统社会道德的约束力在减弱,在上网过程中,青少年会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他们自由任性并放纵自己的欲望。在一项对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中,承认访问过色情网站的青少年占46.9百分号。
根据北京五所高校2002年的一次调查,有12.5百分号的人曾经获得机密和他人的邮件,有9.8百分号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98.6百分号的人曾经获得他人的私人信件,5.4百分号的人曾发布不健康的信息。大约三成青年上过色情网站,在上色情网站的青年中,60百分号的人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络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百分号以上有性犯罪行为和动机。
另据一项调查:有31.4百分号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百分号的人认为“偶尔在网上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百分号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有学者对网络与青少年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网络与青少年非道德倾向呈相关性增长。青少年在网络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惯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如将这些不良的习性带入现实世界,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违法甚至犯罪。
(八)信仰危机
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使得网络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种信息泛滥,良莠共存,不同价值观的思想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互联网上90百分号的信息是英文,中文信息不到1百分号。
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着绝大部分信息资源,能够通过掌握的网络向全球不断传递他们的文化信息,灌输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青少年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误导而失去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从而造成思想混乱,迷失方向,丧失信仰。
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思想教育阵地的冲击,给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增加了工作难度,导致广大青少年具有“西化”倾向,民族认同感弱化,爱国主义意识淡薄,这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九)家庭危机
网络给家庭带来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夫妻因上网而引发的婚姻危机;二是子女因上网与父母发生冲突引发家庭危机。
上海市曾对2216对22岁至35岁的年轻夫妻进行调查发现:上网引发近三成夫妻不和。上网不仅影响了夫妻间感情的交流,造成夫妻关系冷淡,而且天长日久很多人厌倦了平淡乏味的家庭生活,感觉网恋新鲜又刺激,现实世界失去的可以在网络中找回,一些人在网上以“老公”、“老婆”互称,甚至可以“结婚”、“生子”,由网恋慢慢演变为婚外恋而导致家庭危机,生活中已出现多起由于上网、网恋而导致婚姻破裂的事例,这类社会问题正逐渐明显化。
对于因子女痴迷网络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则更为普遍。有为约会网友而离家出走,有不服家庭监管而跳楼自杀,有为上网而杀害父母。如浙江省绍兴县一名连续上网三个通宵的少年,因父亲不准他再去网吧,竟从四楼窗口一跃而下,以身“殉网”。再如:2004年寒假一天,未成年人小吉(化名)以去上补习班为名,一早出去到网吧上网,很晚才回到家里,被父母狠狠地骂了一顿。小吉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因心中愤怒,久久不能入睡。天还不亮,小吉就起床,准备偷偷跑出去继续上网。
在路过父母房间时,他发现父母正在睡觉,一时间头脑一片空白,快速冲进厨房取出了一把菜刀,朝还在睡梦中的父亲身上猛砍,致其父亲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一幕幕血的悲剧让很多家庭、很多父母痛心疾呼:“救救孩子!”。
(十)精神危机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习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使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黄色、淫秽、恐怖,暴力信息犹如“电子海洛因”给广大的青少年带来严重的“精神污染”。
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百分号与色情有关。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期,心理还不成熟,对色情、暴力网络游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加之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精力旺盛而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会出于好奇心或冲动将他们在网上看到的场景付诸实施或者寻找发泄的对象获得刺激。一项在对未成年犯进行“玩暴力凶杀游戏后的感觉”调查中发现,在各种回答中,“很受刺激”的占50.4百分号,“很想模仿”的占16.5百分号,“想过把瘾”的占14.6百分号,“特想尝试”的占11.9百分号,“想通过抢劫致富”的占6.6百分号。
据介绍,国外曾做过这样的心理实验:让一批少年儿童看暴力影片,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孩子们基本倾向于暴力化玩耍,模仿影片中的暴力行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针对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她分析认为:在游戏世界里,所有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当青少年熟悉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后,在现实中遇到冲突,便会采用这种最熟悉的方式来解决。在他们看来,这和在游戏中无数次重复过的行为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在现实中却会酿成大祸。
许多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暴力游戏容易使青少年习惯于血腥和暴力场面,进而可能会形成一种麻木的生命观。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量案例都为专家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除了网上暴力信息之外,网上的黄色信息对青少年灵魂的腐蚀和精神的毒化也是非常严重的。
一些不法网站不仅在网上发布色情作品和淫秽图片,而且还播放淫秽录像,充当了“教唆犯”的角色。据一未成年犯交待,他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看黄色网站,“那太刺激了,看后总是想入非非,兴奋得不能睡觉,看了还想看。”一天,他从网吧出来,有几个网友一起到其家中玩,其中有一个女孩子。在喝了几口酒还不能使自己平静后,他不顾该女孩的反抗,将其强奸。
网上暴力、色情信息在满足青少年好奇心和刺激欲的同时,也给他们的精神带来了严重危机,成了当前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