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12点左右,章子怡遭遇“泼墨门”事件,一张挂在家门口自己的巨幅海报被神秘的黑衣人泼上了墨汁,紧接着一个炸弹式新闻传出:“章子怡骗财两亿、抢人老公”。在大家一度认为女主角是“邓文迪”时,一位叫赵欣瑜的名媛主动打电话给媒体曝光了“泼墨门”的所谓“真相”。于是有了章子怡与已婚富商A交往的小三事件,以及已婚富商的妻子、赵欣瑜、章子怡三者之间的纠纷。对此,章仅以律师名义向记者声明:“这方面的事属于章小姐的隐私,可能已经涉及诽谤。”很快在舆论的压力下,章子怡开始了一系列动作,以诽谤罪起诉《完全娱乐》周刊,在官网发布一封以章子怡“未婚夫”VIVI口吻写的声明信,但面对赵欣瑜:“让她去告,我奉陪到底,看在法庭上丢人现眼的是谁!”这样激烈的言论,章却始终保持沉默。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泼墨门”事件余音未了,2010年1月27日,章子怡再次遭遇了“捐款门”,一则名为《章子怡,地震善款用在哪里?》的帖子在网络风传。帖子称,章子怡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曾对外宣布有多宗捐助善款,但事实上真正兑现的仅是很少一部分,那么其他的捐款哪儿去了?伴随着网民的质疑,新一轮的“人肉搜索”开始了,大家通过对当时章子怡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的捐款数额,与目前搜索到的实际金额进行比对,发现很多问题有待明确:善款的真正去向,是否完全到位?还是有其他内幕?
面对“泼墨门”,章小姐方面的扭捏含糊还有情可原,毕竟真相揭露的越晚,群众的好奇心越强烈,保持一下媒体的热情度也是必要的,于是我们看到了“VIVI声明”、上告法庭等等这样的老套路,尽管多数义正严词的诉诸法律行动都变成了私下和解、不了了之,但对于这样的“私事”,私下解决也未尝不可。坏就坏在面对“捐款门”这样的公共信任危机章小姐方面仍然扭捏含糊,一份带有推脱性质的声明和经纪人“有人故意找麻烦”的短信,显然不能让公众满意。私事扭捏引起的是公众好奇,可公事扭捏引发的恐怕就是众怒了。面对公共信任危机,一定要对症下药,旁征侧引起不到实质效果搞不好还弄巧成拙。中国的“毒奶粉”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面对这样空前绝后的公共信任危机,企业再大的声音也被汹涌而至的舆论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所淹没,这不是请个顶尖公关机构、花上巨额资金所能解决的,三鹿与蒙牛就是代表。
其实章小姐想要化解这场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真实,把公事摊在明面上说,比如公布账目、拿出当时捐款的证明、说明善款的去向等,这样方能引导整个事态向良性发展。对于企业来说,面对公共信任危机,“真实”也是根本之道,当然这里的真实并不是将企业产品如何生产、团队如何管理全部公布给消费者,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关注的并不是这样的透明度,他们需要的是与企业建立长久的、真实的互动,这样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可信度,同时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一个好的危机公关,绝不是临时抱佛脚,范仲淹“生于忧患”的精神必须要有,对于明星那些不可道破的私事,偶尔藏着掖着,增加事件神秘度,从某种方面说,确实有利于危机公关施展,但如果上升到公共信任危机,事儿还是挑明说的好。来源:网易博客